近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成功用“相控阵列聚焦超声治疗技术”为巨大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全程保持清醒,没有进行麻醉及止痛操作,治疗后即可下地活动,大大缩短住院时间,该项技术为巨大肌瘤、肌瘤术后复发患者及拒绝手术患者提供安全新方案。
巨大肌瘤困扰多年,无创技术带来新希望
患者田女士7年前曾因子宫肌瘤在外院接受过腹腔镜手术治疗,4年前复查发现肌瘤复发。近半年来随着肌瘤逐渐增大,她出现月经增明显多、腹胀及尿频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经多方了解到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彭成忠主任专注于子宫肌瘤消融治疗,遂前来就诊。影像学评估显示其子宫体前壁肌壁间存在9.7cm×9.4cm×8.0cm的子宫肌瘤。
根据临床症状及患者保留子宫及避免二次创伤的需求,在各治疗方案中,经过科室讨论,决定运用“相控阵列聚焦超声治疗技术”为患者治疗。“相控阵列聚焦超声治疗技术”可直接在超声引导下对病灶进行消融,形成病灶凝固性坏死,进而达到原位灭杀肿瘤病灶的目的。既可快速处理病灶,大大缓解患者症状,又因无创伤,对患者身体影响小。
经过术前充分评估后,因肿瘤体积大,彭成忠主任带领团队分别于7月31日和8月1日进行两次治疗。治疗团队利用机载超声精确定位肌瘤,制定了周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中患者无明显不适,两次治疗总有效时长约180分钟,共完成897个治疗单元。治疗后即刻超声造影及两次治疗结束后增强核磁共振复查显示整个巨大肌瘤内部已形成范围约10.4cm x 6.8cm x 8.1cm的完全无血流灌注的凝固坏死区,消融治疗非常成功。治疗后田女士皮肤完好,常规冰敷观察30分钟后返回病房。
治疗前增强矢状位 治疗前增强横断位
治疗后增强矢状位 治疗后增强横断位
创新技术落地,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成功开展此项技术,不仅为田女士解除了病痛,更意味着申城女性在面对子宫肌瘤这一常见疾病时,拥有了一个更为安全、甚至无创的前沿治疗选择。科室将继续致力于该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守护女性健康。
1.什么是相控阵列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
相控阵列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P-HIFU)如同一位拥有“隔山打牛”能力的武林高手,将体外低能量超声波精准聚焦于体内巨大肌瘤靶点,产生瞬间65℃以上的高温,使肌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同时对沿途的皮肤、肌肉等正常组织无损伤作用。整个治疗过程无需手术切口、无需全身或椎管内麻醉,患者全程保持清醒。
2.科室简介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现有成员38人,其中硕/博研究生导师6人、高级职称13人、博士17人(占比44.7%)。学科致力于推进传统超声科转型发展,提供普通诊断、专家门诊、介入诊疗、门诊与病房、基础研究等全链条诊疗服务,开通线下、线上、远程等多种服务途径。学科各亚学科门类齐全,并形成了超声介入、甲乳超声、胃肠超声、泌尿超声、皮肤超声、生殖超声、妇产超声等优势亚学科,其中妇科介入治疗、甲状旁腺/甲状腺介入治疗等技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不仅吸引全球病患纷至沓来,还促进了海内外专家学者前来学术交流。学科积极投身公益,开展超声义诊、科普讲座数十场,惠及群众近万人;创建5G超声远程会诊中心,覆盖5家社区医院,培养基层超声医师,提升区域医疗均质化水平。
科室专家信息
孙丽萍 主任医师
临床业务专长:擅长甲状腺、乳腺及妇科疾病的介入诊疗,超声造影及血管超声检查。
出诊时间:
周一上午专家,周二上午特需,周四上午特需。
彭成忠 主任医师
临床业务专长:介入行治疗(甲状旁腺、甲亢、甲状腺、妇科肿瘤消融等)。
出诊时间:
周一上午专家,周三上午特需,周五上午专家。
余松远 主任医师
临床业务专长:擅长甲乳结节、肺结节、肝肾肿瘤、静脉曲张、子宫及内异症、自宫憩室、腺肌病等多脏器病变消融及术后管理。
出诊时间:
周一周四上午专家,周一周四下午特需。
金凤山 副主任医师
临床业务专长:擅长肌骨系统疾病超声诊断与超声可视化下微创介入治疗。
出诊时间:
周三上午专家,周三下午特需,周五下午专家。
郭乐杭 副主任医师
临床业务专长:浅表器官(甲状腺、乳腺、皮肤,小关节及皮下软组织)及腹腔脏器(肝、胆、泌尿系统)疾病的超声诊断及微创治疗。
出诊时间:
周一全天专家,周三上午特需,周五下午特需。
刘畅 副主任医师
临床业务专长:妇科超声、甲状腺超声,妇科静脉造影及输卵管造影,胃肠超声
出诊时间:
周一、周二、周三全天特需,周四上午专家。
金晖 副主任医师
临床业务专长:腹部小器官、血管及儿科疾病诊断超声。
出诊时间:
颜玮 副主任医师
临床业务专长:腹部(肝、胆、胰、脾、肾)、浅表器官及妇科超声诊断。
出诊时间:
请关注以下账号
更加及时了解医疗医学、健康信息
扫码关注
姓名+电话+报告
解决问题 看病